第三章 财政投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一、名词解释 11、 就业创造标准 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提供大数量就业机会的项目。该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 12、 财政投融资 是指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于具有公共性的领域。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财政投资,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性投资,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政府投资方式。 13、 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是指政府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由其组建一个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协议期满,项目产权转让给政府。 14、 社会保障(社论名词45) 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制度。 二、简述题 6、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2004) 我国现阶段应以就业创造标准作为财政投资决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提供大数量就业机会的项目。该标准要求政府不仅要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外延增加就业机会),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内涵增加就业机会)。该标准要求政府在决定财政投资支出时,要考虑这种投资支出所产生的总就业机会。 7、 简述政府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重点。(2007) (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8、 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筹资模式。(2005) (1)完全基金制。是指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2)现收现付制。是指用当期的缴款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3)部分基金制。是指既具有完全基金制的特征又具有现收现付制特征的混合制度。 9、 简述“十五”时期以来我国财政加大“三农”投入的主要措施。 (1)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中心的农村综合改革。 (2)实行“三补贴”政策。 (3)大力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4)着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学杂费。 (5)加大农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 三、论述题 5、 我国现阶段应当采用哪种财政投资决策标准?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