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兴奋的标志是
A.反射活动
B.动作电位
C.分泌活动
D.收缩力
E.张力
2、衡量兴奋性高低的重要指标是
A.刺激电压大小
B.刺激电流大小
C.刺激时间长短
D.阈强度大小
E.阈电位大小
3、在静息情况下,细胞膜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钠离子
B.钾离子
C.氯离子
D.钙离子
E.镁离子
4、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细胞膜首先发生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复极化
E.反极化
5、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于
A.K+离子外流
B.K+离子内流
C.Cl-离子外流
D.Na+离子外流
E.Na+离子内流
参考答案:
1、B
解析:生理学中常将神经细胞、肌细胞和部分腺细胞这些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对这些可兴奋细胞而言,兴奋性为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动作电位或锋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B对)。
2、D
解析: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是衡量细胞兴奋性高低的重要指标。阈值愈小,兴奋性就愈高;阈值愈大,兴奋性则愈低。
3、B
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最高,因为细胞膜中存在持续性开放的非门控钾通道。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钾离子向细胞外扩散形成的。
4、静息电位减少(如细胞内电位由-70mV变为-50mV)表示膜的极化状态减弱,这种静息电位的减少的过程或状态称为去极化。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刺激→细胞膜部分除极→Na+少量内流→膜电位去极化至阈电位水平→Na+通道大量开放→Na+内流与除极形成正反馈→膜电位趋向Na+平衡电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Na+通道迅速失活关闭→K+外流(均在上升支达顶端时明显开始形成)→膜开始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5、E
解析: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刺激→细胞膜部分除极→Na+少量内流→膜电位去极化至阈电位水平→Na+通道大量开放→Na+内流与除极形成正反馈→膜电位趋向Na+平衡电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Na+通道迅速失活关闭→K+外流(均在上升支达顶端时明显开始形成)→膜开始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
解析:由受控部分发出来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反馈。反馈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因而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更多西医综合备考资料、每日练题,可加入新阳光同力统考复习交流群获取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