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在职人士青睐通过报考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虽然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但还是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同等学力的相关信息。就像“同等学力是什么意思?”“同等学力申硕什么时候报考”都不太了解,下面就由新阳光教育同等学力申硕辅导老师来给大家介绍下吧!
问题一:同等学力是什么意思?如何达到大学本科同等学力?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同等学力报考者是指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但业务水平能达到或基本达到本科毕业生水平的生源。通常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大专生,包括普通高校、成考、自考或国家承认学历的其他形式的专科毕业生。二是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生报考时需以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这一点不同于全日制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三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也按同等学力对待。
各类形式的专科毕业两年是否已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目前没有具体量化指标,报考时也无硬性要求。因此,专科符合报考年限即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对于同等学力的其他方面要求各招生单位不一,详见学校招生简章。
问题二:专科是否需续本并以本科身份报考?
专科升本主要有三种途径:一,应届专科参加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统一考试,对象为应届全日制专科生,报考院校一般为省内普通二本院校,难度一般,学制两年,毕业当年即可以本科身份报考,获得本科学历时间最短,含金量相对较高,但第一学历非全日制本科(存在争议),歧视也很普遍。二、参加自学考试获得本科,自考分为大自考和小自考,小自考稍简单,大自考难度较大,毕业时间不定,一般要两年时间。三、参加成人高考“专升本”,学制2.5年,分数很低,基本都能通过,含金量不高。
其实,是否续本报考对于大多数同等学力的考生考研来说影响并不太大(非考名校或对某校有特定情节除外),从时间角度来说,同等学力与途径一获得报考资格时间相同;成人本科毕业要2.5年并且毕业当年为应届成人本科,仍需以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时间跨度较大;而取得自考本科至少也需要两年。三种途径获得本科的过程对研究生考试并无太大帮助,况且好的学校对以上三种途径获得本科学历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所以仅仅为了考研资格来弄个本科意义不大,以专科身份考是最经济最省时间的一种方式
问题三:没有本科学历,报考院校限制怎么办?同等学力考试报名时间?
很多专科在选择考研的时候都会去抱怨没有本科学历,很多学校报考受限,其实大可不必,限制的学校很多,但是不限制的学校也很多,并且也很好,比如:苏州大学、深圳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辽宁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其中有211、有985,也有34所,覆盖A.、B、C区,它们不都很好吗?如果你所报考的名校不再此类院校的中从而无法报考,那么只能通过续本这一途径报考。此外,各地的二本院校一般也不限制,C区的院校基本上都不限制,甚至一志愿都公费。并且很多不限制的院校都是有传统的,从来都没限制过,比如苏州大学从没限制同等学力报考,她也并未因招收同等学力而有丝毫逊色,甚至赢得了更多考生的尊敬,至少她给所有努力的人一个机会!在此深表谢意!
因此,同等学力报考者可以查看各校的招生简章来报考不限制的学校,其实大专考研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多的,如果实力强的话也可以考很多很好的大学。所以大可不必为专科限制而烦恼。
![]()
问题四:哪些院校不歧视?报考不受限的院校是不是就不歧视?
对于专科报考不受限制的学校常见于生源不太好的学校或刚具备硕士授予权的院校或C类地区院校,但并不具有普遍性,也有很多很好的院校不受限制(如上面所列)。那么,允许专科学历报考的院校是否存在歧视?这主要取决于当年该专业报考人数和一志愿达线人数,如果合格生源充足,那么歧视是普遍存在的,并非仅针对同等学力,同时这种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任何学校都希望获得好的生源,如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考上好学校一样,并且在惯常的思维里他们会认为:本科比专科好,全日制比非全日制好,重点比非重点要好。此外,对同等学力限制过于严格的院校往往力求学术的“纯洁性”,对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本科的考生复试时歧视仍是相对存在的,甚至连普通本科都会歧视,这些歧视在研究生调剂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以何种身份报考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够在对手面前保持竞争优势。所以没有绝对的歧视与不歧视之分!甚至找工作的时候身高和相貌还有人歧视呢。因此,重要的不是歧视不歧视而是如何规避歧视。
问题五:初试通过后,加试难不难,会不会故意为难同等学力考生?
通常,无论报考哪所学校,初试成绩还是比较客观的,国家线公布后,一志愿报考达线不足招生人数,那么复试线就会按国家线,如果一志愿报考达线充足即按教育部的1:1.2比例划线确定复试资格(34所除外)。在复试环节中,对于生源不足情况,一般不会故意为难同等学力报考者,加试也是走走形式。此外,大多的二本院校也不太为难同等学力。但是,如果生源充足的话,那么,不厚道的学校就很可能会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但这种歧视是建立在同等条件下的择优歧视,也并非刻意针对同等学力考生,非重点院校的本科生也存在。
所以专科考生要学会规避风险,尽量避开报考热门学校和热门专业,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
友情提示:我们同等学力考生往往过于关注加试难度问题,但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初试就未能胜出,通过初试而因加试不合格而不予录取的考生并不常见!
问题六:报考什么样的院校?现在复习来不来得及?每天看多长时间书?
如果你很年轻并且经济条件可以的话,那就选择好点的院校,可以允许自己失败,如果不是,就选择一般的学校尽快考上。一般来说,同等学力的同学容易考上主要有两类:一是文科类的,只要你肯付出就会有收获,不太能体现出和其他考生的差距。二是工科中的国家照顾学科和冷门艰苦行业(如地矿石油开采类),分数较低,比较好考。此外,工科类相比文科和经管类要好考点,同时工科因为着重实践并且就业较好,所以一般好点学校的本科生往往不大考研(致力于学术除外)。
时间够不够,能不能考上,这些都要问你自己,这主要看你自己的实力,看你的原始基础,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人,也没有固定的必须一天看多长时间的书,有些人三、四个月就能考上,有的人几年都考不上,这些都很正常。
问题七:该以什么身份报考?报考身份如何界定?
教育部对于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要求如下: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0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对于以上需要解释的有:②中的“两年”是指从毕业到录取之间要间隔两年。如2009年7月毕业即可报考2011年1月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此外,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需在报名时(每年10月初)就已获得本科学历。否则,仍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复试需加试。
问题八:同等学力考生能否跨专业报考?对以后就业有无影响?
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目前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追捧,涉及因素众多:如不喜欢本专业、为提高就业竞争优势、规避劣势学科,降低报考风险等等。对于跨专业报考者来说,无论是本科学历还是同等学力考生,对今后的就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大多数院校并不鼓励跨专业报考,尤其是学科间大跨度报考。
针对于同等学力报考者来说,由于同等学力考生往往数学基础不太扎实,甚至一部分知识在专科课程中并未涉及,通常为了逃避,会选个看起来容易的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