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为需要从质和量两个角度考虑汇率的是( )。
A.购买力平价说
B.铸币平价说
C.汇兑心理说
D.比较利益说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中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的货币将会存在( )。
A.贬值趋势
B.升值趋势
C.先升值后贬值趋势
D.不能确定
3、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是( )。
A.区位特定优势 B.市场内部化
C.资源禀赋优势 D.所有权特定优势
4、资本国际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收益率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
B.汇率变动
C.各种风险
D.投机
5、三元悖论理论认为,在开放的条件下,各国不能同时实现的目标是( )。
①国际收支平衡 ②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③汇率的稳定性 ④完全的金融一体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汇兑心理说认为人们主观上对外汇的评价不同,造成了外汇供求的变化,进而导致汇率变动。实际中,人们的心理评价受质和量两方面的影响:前者为货币特定的购买力、支付债务能力、制度性因素等;后者为国际收支、货币数量、财政状况等;二者结合构成主观评价。如外汇供给增加,边际效用下降,心理评价降低,汇率下浮。汇兑心理说的理论基础是奥国学派的主观效用论。
2、A
解析: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指当两国都有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等于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之比,如果有甲、乙两国,甲国有通货膨胀,而乙国的物价不变,那么,甲国的货币在乙国的地位下降。故两国中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的货币将会存在贬值趋势。
3、A
解析: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内部化并不能决定企业是否必然实行直接投资,因此区位优势很重要,是投资的充分条件。所以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是区位特定优势。
4、A
解析:资本在不同国家间收益率的差异是促使资本跨国流动的根本动因。参见大纲383页。
5、B
解析:三元悖论(不可能三角定律)的主要内容如下:三角的每一边都表示一种政策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化,政策各有其吸引力。三角的任何两边可以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分别由三角形的三个顶角表示,即完全的资本控制、货币联盟和完全的浮动汇率,然而,三边不可能同时实现。参见大纲397页。
更多申硕考试经济综合复习资料、每日练题,可加入新阳光2024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复习交流群获取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