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下列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纸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
1、在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指 ( )
A.国家权力机关发布的个别性文件 B.国家行政机关发布的法律文件
C.司法判决 D.其他社会组织发布的文件
2、法律行为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其特征表现为 ( )
A.法律性 B.社会性
C.意志性 D.合理性
3、下列哪些情况下,法官需要采用实质推理的方法审理案件 ( )
A.法律规定本身的含义模糊 B.存在法律的空隙或法律漏洞
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存在冲突 D.案件事实难以查清
4、西周婚姻“七出”包括 ( )
A.骂夫 B.无子 C.立嫡 D.口多言
5、“准五服以治罪”制度最初未出现于 ( )
A.北魏律 B.晋律 C.北齐律 D.北周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可以反复适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恰恰相反,是指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反复适用的法律文件。例如民事判决书、裁定书,刑事判决书、裁定书等。
2、ABC 法律行为是指人们在其意志控制下实施的受法律调整并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法律性、社会性和意志性三个方面。
3、ABC 实质推理又称辩证推理,是指侧重对法律规范或案件事实的实质内容进行价值评价或者在相互冲突的命题之间进行选择的推理。实质推理主要适用于以下四种情况:①法律规定本身意义模糊;②存在法律漏洞;③同一位阶的法律之间出现抵触;④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出现“合理与合法”的冲突。
4、BD “七出”又称“七去”,是西周时期男子可以休妻的七项条件。具体是指: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口多言去;盗窃去。
5、ACD 西晋《泰始律》第一次将“五服制”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称为“准五服以制罪”,服制愈近,即血缘关系越亲,以尊犯卑者,处刑愈轻;相反,处刑愈重。服制愈远,即血缘关系疏远者,以尊犯卑,处刑相对加重;以卑犯尊,相对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