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法的效力等级、基本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分为( )。
A.根本法 B.普通法 C.一般法 D.特别法
2、关于法律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
B.公法和私法的界限在当代呈现出日益模糊的趋势
C.普通法是在对衡平法修改和补充的基础上形成的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实体法
3、在法律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结合主义
4、在法的溯及力问题上,普遍认为( )是原则。
A.法不溯及既往
B.法有条件地溯及既往
C.法一律溯及既往
D.法有条件地不溯及既往
5、法律冲突解决的一般方式有( )。
A.根本法优于普通法
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C.新法优于旧法
D.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参考答案:
1、AB
解析:根据法的效力等级、基本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本法专指宪法,普通法是泛指宪法以外的所有法律的总称。普通法必须以根本法为依据,决不能与根本法相抵触,否则将失去法律效力。
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一般法泛指适用于一般人、一般事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法规的总称。特别法专指其适用范围限于特定的人、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事项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2、AB
解析: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A正确。
公法是关于国家的法律,如刑法、刑事诉讼法;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之间的法律,如民法典。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日益加剧,两者日趋融合,界限日益模糊,这种划分实际意义并不大,但仍有一定作用。B正确。
普通法和衡平法是中世纪时期英美法系的国家(主要是英国)对法的一种分类。这里的普通法专指11世纪诺曼人征服英国后由法官通过判决形式适用于英格兰的一种法律,后来就成为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总称。衡平法是指公元14世纪左右相对于普通法而发展起来的英国特有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补救和纠正普通法因内容的局限和程序问题而出现的不足和不公。C错误,衡平法是在对普通法修改和补充的基础上形成的。
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可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实体法是指以规定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或职权与职责为主要内容的法的总称。程序法一般是规定以保障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实现,以及在诉讼过程中带有程序性的法,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D错误。
3、D
解析:法的对人效力,亦称法的对象效力,意指法适用于哪些人或法适用主体的范围。
以属地主义为主,结合属人主义与保护主义原则,又称结合主义原则。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采用这个原则,它既维护了本国主权,也维护了他国行使主权,对国际交往有利。我国也是采用这一原则。
4、A
解析:法的溯及力又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法对其生效前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是否适用,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著名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Cicero)首次明确从理论上提到和论及了法的溯及力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遍认为法不溯及既往是原则,有利追溯是例外。A当选。
5、ABCD
解析:法律冲突解决的一般方式有:(1)根本法优于普通法(此处根本法指宪法,普通法指宪法以外的法);(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3)新法优于旧法;(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适用条件:同一主体制定的法)。
更多同等学力法学考试复习资料、资讯分享,记得加入新阳光教育2024年申硕备考交流群获取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