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一定财产关系支配下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行动的经济行为主体,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独立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产权: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确定某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是所有权的经济用语。基本内容包括:使用权、转让权、收入享用权。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特征:资本证券化、有限责任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账目公开。
国有企业改革中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必备条件:拥有充分经营自主权、以增加盈利为目标、自负盈亏、正常经营环境。
决策的含义:(狭义)在若干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抉择。
决策的四个阶段:①搜集情报阶段;②拟定计划阶段;③选定方案阶段;④评价已选定方案阶段。还可更细分为: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为标准分配权重、拟定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效果八个阶段。
决策的准则:绝对的理性—〉最优化准则;有限的理性—〉满意准则
及时有效的作出正确的决策注意的原则:①整体协同原则 ②目标原则 ③权变原则
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 和 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每当它们出现时,不需要再重复处理它们。通常又称之为“结构良好”的决策。
影响决策的个人特性:
1)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式,主要是经验。2)个人价值系统。
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优点:比任何单个成员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经验,并能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缺点:①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花费更多的时间。②在群体中要屈从压力,从而导致“群体思维”。③削弱了群体中的批判精神,损害了最后决策的质量。④群体成员承担责任,但实际上谁对最后的结果负责却不清楚。
计划与控制系统:为了促进、约束和调整企业组织中复杂而多样的计划和控制过程而形成的管理体系或框架。